[Cheer]書摘:大前研一_即戰力
提昇即戰力的關鍵-強化語學力、財務力、問題解決力
‧語 學 力:一口流利外語,輕鬆立足無國界經濟圈
‧財 務 力:培養金錢概念,積極投資晉身經營高手
‧問題解決力:訓練邏輯思考,成為企業最需要的人才
在「練就語學力」這一章中,大前斷言語言力就是英語能力,包括菲律賓、印度等國家,就是掌握了利用英語與世界接 軌的契機;原來因為貧窮,不得不將人力輸出到國外的印度和菲律賓,現在正靠著語學力在服務產業這塊領域內,奪走 各個國家的白領工作。
在無國界經濟當中,各國之間英語能力的差距,其成果也已經完全呈現在他們的產業和經濟上面。例如,至少聚集了五百多家多國籍企業的亞洲總公司的新加坡,自從李光耀先生,將英語定為新加坡的國語之後,許多歐美企業能安心在新加坡活動;另外,最值得一提的亞洲英語大國還是印度,印度的私立學校,一開始就以英文教學的例子並不少見,他們無非是希望能早日成為歐美企業的後援據點,負責開發軟體業務和客服中心的工作。
以上的觀察分享,無非是希望提醒大家: 二十一世紀是「無國界經濟」的時代,就算是製造業也會跨越國界,到成本低的地方去生產、到容易銷售等地方去販賣。在此前提下,如果還堅持在國內生產,並以為消費者一定都懂你所學習的語言,這樣的企業必定會在自己都來不及反應的時間內被淘汰。
在「磨練財務力」中,大前更直言想要成功經營企業,得從掌握自己的財務現況,釐清數字概念,看懂資產負債表做起;並提出股市投資的原則,鼓勵擺脫依賴政府的「託付主義」,嘗試自己執掌增加資產的兵符,別再滿足於穩定卻低利的投資方式。
假如在美國問人「你的淨值( net worth )價值多少?」很多人立刻會回答:「我的住宅、退休金、股票等資產加起來是多少,扣掉貸款和借款,大概就是這些嘍!」當下就可以根 據資產負債表( Balance Sheet )內容 正確地回答。但是針對同樣的問題,一般的日本人根本沒有把握算出自己的淨值,甚至對資產負債表是什麼,完全沒有概念。
為何會產生如此的差距?原因之一為兒童時代的教育。
在美國,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,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就出現在親子交談中;現在更出現所謂的「 Quicken for baby 」財務軟體,這是從母親的角度設想、為幼兒設計的會計軟體。
日本人最多只是讓小孩去買點東西,記點小帳,然後交待他們不可以亂花錢,到此已經是教育的極限了。從財務的角度來看,日本人的做法不是 B/S (借貸對照表 : Balance Sheet ),而是 P/L ( 損益比較表 );因此即使長大成人,也只會關心錢財的進帳和支出數字,對資產管理或積極增加自己的財產簡直無從著手,結果也導致日本人雖然懂得會計,但是卻不具備像歐美人士所擁有的財務概念。
還有一項差異,就是對財產的看法完全不同。例如美國人將住宅、退休金、人壽保險等可以拿來抵押借貸的東西全部視為財產;反過來看看日本,到底有多少人將住宅看成自己的財產呢?
學習財務力的好處,不僅能了解自身的財務狀況,學習當中或許還能訓練出 直覺力 。例如 當看到 CNN 播報「烏克蘭輸油管發生事故」時,也能立刻提出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勢必上漲,這類廠商的股價也會上揚」的假設。
想變成財務力高手,就要有不惜斷掉數根肋骨的覺悟,然後勇敢地踏出第一步。建議不妨由小額、分散的投資開始。
「問題解決力」則深入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。要不斷假設與驗證,不要靠直覺,也不要老是沿用以前的理論,要能看穿知識的外衣,回歸到現實面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欠缺這樣的人才,能擁有傑出的邏輯思考、具有優異的問題解決的能力,到哪裡都會被企業以禮相迎。
二十一世紀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。
以往實體經濟才有的舊大陸經濟法則,拿到由網路、無國界、倍率經濟交織組成的新大陸,根本是無法通行的。
但,這並不意指應全數摒棄以前所學的標準答案,全由「直覺」做決定。
話說回來 ,解決問題的首要步驟應該是先自問「到底問題出在哪裡?」「什麼才是問題?」由感受到問題的存在開始,再進一步探討問題的本質,這種不斷自己問自己的「質問能力」( Inquisitive Mind )也是不可或缺的能耐。
緊接著是就「為何會發生問題」去探究原因,並且建立「如果這樣或那樣做的話,是否可以排除」的假設,在此最重要的是能否就「為何發生」這個疑問,成立「如果這樣做的話或許會變成……」的假設。
成立假設之後,接著就是檢證假設是否正確。當然假設畢竟只是假設,並非設立假設就可以解決問題;如果所設的假設並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,就應該修正想法然後再成立新的假設。有時實行新的假設時,有可能產生新的問題;這樣一來就再探討新問題的原因,然後再設立能消除原因的假設。到真正的解決方法出現,往往必須重覆一直做假設。
這就是所謂的「問題解決法」( program solving approach )的基本動作。總之,面對問題時,並不需要立刻探究是否知道答案,只要能依這個流程去解決問題,就表示具有問題解決力。
別用直覺下結論
很多人犯這種毛病,「有時候還只是假設階段,卻急著認定這就是結論」。
例如,有一家雜誌社因為銷售量很低,於是作了一份讀者意見調查;調查的時候發現年輕人的回答率比較低。於是就認為「雜誌賣不動是因為年輕讀者減少,應該充實針對年輕人的企畫」這就是將假設與結論混為一談的典型例子。或許提案人的初衷是利用資料的問題點來提示如何作出解決方案,但是這畢竟只是一項理論,拿來作為結論是不正確的。
「年輕讀者減少」其實是從調查的明信片中,年輕人的比例較少,所作出的假設而已;若要證明這項假設是正確的,還得就這個問題做更詳細的調查和分析才行。
如果調查的結果顯示,並非這本雜誌對年輕讀者群不具魅力,而是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,全體都不喜歡閱讀書報」則調查呈現的是另一項結果;如果這才是潛在的基本原因,那麼無論如何改善雜誌內容和封面設計,讀者也不會增加。
另外調查也可能顯示,雖然年輕讀者減少了,但是「 二十多歲的女性讀者有增加的傾向 」的弦外之音。如此一來就可以成立「應該更用心針對二十多歲女性設計雜誌內容和封面才對」的新假設,然後再設法去檢證這個新的假設。
所謂的結論就是經由多次的「假設→檢證」之後,所得到的東西。即使最初設想到的假設結果是正確的,中間如果欠缺足夠的檢證,依然只是一項假設而已。
雖然這是很基礎的東西。然而我發現,能夠按部就班依據假設去收集充分的資訊,到達結論之前很仔細地進行邏輯思考的人,實際上相當稀少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