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Health]睡眠問題_(2)不同年齡應處理方式
Type your summary here.
嬰兒
新生兒分不清日夜,睏了就睡,睡飽就醒,要讓他們區別白天與黑夜,建議家長:
1.減低夜裡的刺激:睡眠專家馬思博士(Dr.James B.Mass)在《睡出活力》書中指出,新生兒大部份的睡眠在白天打發,以致清晨三點就準備起床玩耍,為了幫助他們區分晝夜,夜裡餵奶、換尿布時,要儘量壓低聲量,避免燈光太明亮。
2.建立規律的作息:盡量讓嬰兒定時上床、定時起床。
3.不要隨喚隨到:楊建銘認為,如果孩子一哭你就報到,會寵壞他,因此建議家長,若確認孩子沒生病或尿布沒濕,儘量不要馬上理會他。
學步兒
此時他們的好奇心正強,忙著探索世界,捨不得睡覺,你可以:
1.讓孩子白天有充足的活動時間,尤其是戶外活動。
2.規定上床時間。
3.創造孩子的睡眠儀式:說故事、安眠曲、聊天,讓孩子覺得上床睡覺是一件美好的事。
4.若孩子跟你分房睡,在床頭擺全家福照片、播放輕柔的音樂,或給他小玩具如小熊玩偶,增加他的安全感。
幼兒及學齡兒
孩子自主性愈來愈強,電視、玩具......誘惑愈來愈多,有些學齡兒童甚至已經有課業壓力,你不妨:
1.鼓勵午睡:飯後讓他們小睡,以免傍晚煩躁不安。
2.睡衣、床單的樣式,可由他們選擇,讓孩子期待上床睡覺。
3.不要讓他們熬夜:李佩玲指出,有些學齡兒因看電視或打電動樂不思「睡」,也有些是家長對孩子課業要求太嚴格,甚至寫功課熬夜到一點多,這樣會打亂孩子的生理時鐘,長期下來,容易形成睡眠障礙。
青少年
1.多跟孩子溝通:一起規劃、管理時間,告訴他們什麼較重要,應該先處理,什麼時候該讀書,之後才能玩樂。因而可以控制時間,準時上床。
2.讓他們多曬太陽:陽光可以調節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,讓孩子想早點睡、隔天早點起床。
3.別讓他們在床上唸書。
4.建議青少年最好10點半或11點前入睡,以利成長發育。醫學發現若12點以前進入熟睡期,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荷爾蒙旺盛,能刺激器官組織成長。
上班族
明天開會要提的案子、老闆交代的報告、月底的業績……,是焦慮讓你難以入眠,還是睡眠習慣不好?
你應該:
1.設立緩衝期:健康心理學博士陳永儀在《壓力》書中提醒,在工作後空出1~2小時,思考白天發生的事情,並規劃明天的行程,能減緩焦慮感,就不會帶著壓力上床。
2.睡前1小時儘量不要碰跟工作有關的東西:陳永儀博士建議,睡前試著將腦袋放空、或翻翻書報,做一些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,並告訴自己,今天過去了,好好休息才能養精蓄銳。
3.不在床上看書或看電視。
4.儘量每天按時起床。
5.運動有助入眠。但睡前2小時別做激烈運動,否則刺激交感神經,更難入睡。
6.不論中西醫都建議,成人應在11點前入睡,促進身體新陳代謝。
銀髮族
老人家常抱怨睡不好。生理時鐘催促他們早點上床睡覺,也讓他們起床時間提早,白天常恍神、打盹。一整天下來總覺得睡不夠。
可以告訴長輩:
1.利用生理時鐘的自然特性,每隔幾天就把上床的時間往後挪一點,持續幾天後,再做第二次的調整,直到找出個人正確的就寢時間為止。
2.小心服用藥物:銀髮族常有慢性病纏身,可能需服用多種藥物,毛衛中提醒,可以請醫生調整藥物種類,避免藥效太重或互相干擾,影響睡眠。
3.早上少曬太陽:楊建銘指出,愈早接觸陽光,讓人愈早產生睡意,銀髮族不妨中午過後再享受「日光浴」。
4.限制午睡時間:中午小睡可以重振精神。但小憩20分鐘就好,以免睡太多,造成晚上睡不著。
從這一刻起,一步步建立適合全家人的睡眠習慣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